2018 遊學團|瓦倫西亞|Yi-Jiun

遊學團期間:2018年 7月

目標城市:Yi-Jiun

就讀語言學校名稱:IH Valencia

就讀西班牙學校課程:西班牙語密集課程(每日 4 小時)

課程長度:3 週

西語程度(長度或級別):A2

事前準備與心情

雖然之前有過出國的經驗,但這還是我第一次飛往離臺灣那麼遙遠的國家。由於我不是唸西班牙語系,對西班牙的了解大多都從網路上而來,再加上西語學習的時間不長,並且有一年以上的時間都沒接觸到西班牙語,所以對於要在西班牙生活三個禮拜,我感到非常緊張,但同時也非常期待這次不同以往的旅行。

學業篇 — 上課情形、學習成效等等

剛開始上課時我非常的不能適應,對於西語聽力不佳的我而言,全西語上課給我很大的壓力,再加上同學們幾乎都來自於歐語系國家,他們似乎擁有著天生就聽得懂,且容易學會西班牙語的能力,導致我在第一週的上課過程中,心情是略為沮喪的。

畢竟要在這裡生活三週,生存的本能迫使我習慣了這種上課方式,漸漸開始進入狀況,但西語聽力仍然是一大難以突破的關卡。但或許就是因為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壓力與不熟悉的處境逼迫著我不斷地成長。到了第三週,不知為何地我的聽力與會話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這真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收穫,也給我在學習西班牙語上有更大的信心。

課外篇 — 課餘活動、旅遊等等

每天下課後我都很期待課後安排的活動,這些活動讓我更充分認識當地的文化與特色。我特別喜歡的課後活動為參觀法雅博物館。在法雅博物館中,陳列著從 1935 年至今,每一年被民眾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每一個作品都代表著不同時代的價值與意義,從最初 1935 年的作品,觀賞到今日的作品,不僅可以看出時間的流變,更可以看出人們生活型態的轉換。我很喜歡陶醉在每一個作品的世界,品評著每個作品想傳達出的內涵,我很享受這些時光。

日常生活篇 — 生活環境、住宿、交通、飲食、健康檢查、就醫等等

西班牙最不同於台灣的地方,我想大概就是空氣品質,西班牙的空氣真是比台灣好太多了。除此之外,這邊的生活步調相對的緩慢,較為注重生活的品質。

我非常幸運,遇到對我非常好的 Home 媽 Home 爸,在家中幾乎沒有什麼規定,可以很自由地照自己原本的作息方式生活。他們還很喜歡和我聊天、教我許多日常可以使用到的西班牙語,我的西班牙語因此進步了不少。甚至,我的 Home 媽超級會做菜,我每天都很期待晚餐 Home 媽又要給我什麼驚喜。

這邊的行車非常禮讓行人,在有紅綠燈的地方,只要是綠燈,即可很放心的走在斑馬線上過馬路,完全不用擔心來車會與行人搶道;在沒有紅綠燈的地方,只要行人走在斑馬線上,車子便會停下來,等到行人通過才會繼續行駛。所以時常可以看到車子因為停下來等待行人過馬路而大排長龍的景象。

我對這邊的食物很適應,比較不能接受的是放在 paella 的兔肉。

費用篇 — 學費、每月生活支出、額外開銷等等

  1. 日常交通費(公車):購買公車卡,1次儲值可搭10次:約8.5€
  2. 計程車費用:共計約28€
  3. 日常午餐:在餐廳吃:約14€;在超市買:約4€
  4. 偶爾在外面吃晚餐:共計約30€
  5. 服飾購買:共計約60€。
  6. 額外行程(Barcelona、水族館、Alicante):共計約190€
  7. 紀念品、食物購買(帶回台灣):共計約70€
  8. 其他日常雜項(買水、零食……):共計約20€
  9. 三個禮拜花費合計約560€

文化交流篇 — 與當地及其他外國學生或民眾之文化交流經驗

來到這裡我覺得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認識很多的外國學生。我認識許多的朋友,有西班牙人、日本人、韓國人、德國人、美國人、奧地利人、義大利人、瑞士人等等。

我們彼此做了許多的文化交流,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增進彼此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更拓廣彼此的視野。想不到出來遊學可以認識那麼多不同國家的人,希望之後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國外朋友。

結語 — 個人成長、收穫、價值觀改變等

報名參加西班牙的遊學團需要一點勇氣,平常的我在臺灣過習慣安逸的生活,突然將自己置身在一個極度不熟悉的地方,尤其是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讓自己脫離平日的舒適圈,對我是一個不錯的衝擊。在西班牙三個星期的日子中,我發現原來世界是如此之大,沒有出國,視野就會變得侷限,容易變成井底之蛙。踏離臺灣這塊土地之後,我才發覺原來自己是那麼的渺小,需要學習與進步的空間還多的很。幸虧當初我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迎接挑戰,我才能得到許多出乎意料的收穫。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